刊名:光学精密工程
曾用名:光学机械
主办: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;中国仪器仪表学会
主管:中国科学院
ISSN:1004-924X
CN:22-1198/TH
语言:中文
周期:月刊
影响因子:1.761255
数据库收录:
文摘杂志;北大核心期刊(200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08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1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4版);北大核心期刊(2017版);化学文摘(网络版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1-2012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3-2014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5-2016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7-2018);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(2019-2020);工程索引;哥白尼索引;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;文摘与引文数据库;中国科技核心期刊;期刊分类:仪器仪表工业
期刊热词:
现代应用光学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医用内窥镜应用
1、全球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
2、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
原文标题:全球及中国内窥镜行业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,内窥镜普及率不断提高,国产替代空间广阔「图」
2020年全球医用内窥镜竞争格局(按销售收入)
华经产业研究院对中国内窥镜行业发展现状、行业上下游产业链、竞争格局及重点企业等进行了深入剖析,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与经营成本,提高企业竞争力;并运用多种数据分析技术,对行业发展趋势进行预测,以便企业能及时抢占市场先机;更多详细内容,请关注华经产业研究院出版的《2022-2027年中国内窥镜市场规模现状及投资规划建议报告》。
2、区域分布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从全球市场来看,日本、德国等内窥镜品牌全球知名度较高,国产内窥镜企业逐步发展。日本的奥林巴斯(Olympus)和富士胶片株式会社、德国的卡尔·史托斯(Karl Storz)和狼牌(Richard Wolf)等国际知名的内窥镜生产研发企业,其高质量产品深受市场欢迎,在国内外拥有较高的市场地位。国内方面,相关数据显示,目前中国内窥镜生产企业60余家,其中上海澳华内镜股份有限公司、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、沈阳沈大内窥镜有限公司、北京华科创智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相对领先。
二、内窥镜行业发展背景
从政策方面来看,政府出台多项政策支持内窥镜行业发展。2019年10月,国家发改委公布《关于修改<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(2019年本)>的决定》,其中电子内窥镜等高端外科设备被列为鼓励项目,支持优先发展。2020年12月,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调整《医疗器械分类目录》部分内容的公告,将光学/电子内窥镜由管理级别Ⅲ类调整为管理级别Ⅱ类,表明国家将加大对本土医疗器械企业的扶持力度。2021年5月,财政部、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《政府采购进口产品审核指导标准》(2021年版),加速内窥镜行业国产替代进程。
从国内市场来看,国内微创外科及内镜普及率处于上升阶段。据统计,2020年国内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231亿元,2025年预计将增长至402亿元,国内内镜将维持较高增速。
2016-2025年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规模
内窥镜行业上游是零部件厂商,提供生产内窥镜所需的设备和材料等,如图像传感器、光学镜头、光源照明、机械装置等。内窥镜产品技术含量较高,上游设备供应商的技术水平革新,有助于推动内窥镜产品质量提升和创新研发。内窥镜行业中游是内窥镜研发和生产企业,目前国内内窥镜市场由外资主导,但国产品牌持续发展,市场份额逐渐提升。中游企业生产出来的医用内窥镜产品,可通过直接销售、代理销售、电子商务等渠道进行销售,产业链下游主要为终端医疗机构。
2019-2025年中国软镜市场规模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具体来看一次性内窥镜市场,我国一次性内窥镜发展迅猛,近年来市场规模高增。由于一次性内窥镜可避免交叉感染,提高手术安全性,且术前术后无需清洗护理,其需求随着微创手术增加而提升。相关数据显示,2016-2020年,我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规模从0.1亿元上升至0.4亿元,虽市场规模还较小,但其CAGR高达42.32%;预计2021年我国一次性内窥疽谠仍鏊俑叽?0%。据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,从2022年起,中国一次性内窥镜市场将呈现爆发式增长。
我国微创手术数量持续提升,渗透率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,我国内窥镜的潜在市场空间广阔。微创手术,是指利用腹腔镜、胸腔镜等现代医疗器械及相关设备进行的手术,具有创伤小、疼痛轻、恢复快的优越性。相关数据显示,2015-2019年,中国微创外科手术数量从500多万台增长至超过1100万台,期间复合增速接近20%,预计未来微创外科手术需求量将持续上涨。
资料来源:政府公开报告,公开资料整理
三、内窥镜产业链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2020年全球内窥镜市场分布情况
医用内窥镜产品结构及核心技术
资料来源:公开资料整理
文章来源:《光学精密工程》 网址: http://www.gxjmgc.cn/zonghexinwen/2022/1009/966.html
光学精密工程投稿 | 光学精密工程编辑部| 光学精密工程版面费 | 光学精密工程论文发表 | 光学精密工程最新目录
Copyright © 2021 《光学精密工程》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
投稿电话: 投稿邮箱: